企业要闻

后所煤矿公司——亲情·艺术·科技赋能下的矿山安全

来源: 本站原创时间:2025年07月12日浏览: 70 次

不知不觉间,2025年我们挥别了6月,迎来了盛夏的7月,后所煤矿草木葱茏,空气清新这里既有全家福照片墙的温情守护,也有职工创作的书画剪纸艺术浸润,更有科技和人才的硬核支撑,一幅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现代化矿山画卷徐徐展开。

亲情文化,让安全承诺成为生命底色

每天的交接班,在井口入井检身站,总能看到连队职工整齐的队列宣誓:“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企业的发展,我坚决做到,遵章守纪,按章操作,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这简短的37字誓言,是后所煤矿全员安全承诺的缩影。

宣誓完毕,职工们都会在入井通道驻足凝视一面巨幅全家福照片墙。照片里,家人们的笑容与职工们坚毅的面庞交相辉映。“这就是我们的平安符”——综采一队副队长胡选新说,“每次看到家人的笑脸,下井时就多了份责任与牵挂。”这种将亲情融入安全管理的创新举措,正是后所煤矿“家文化”的生动体现。

在安全生产月期间,后所煤矿联合曲靖市能源局举办“查找身边隐患——亲情守护安全”万人签名活动,职工家属通过书写亲情寄语、参与安全宣誓,引导职工深刻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严格履行安全职责,将家庭情感转化为安全生产的内在动力。

墨香之间,诉说着职工安全意识的转变

走进井口职工文化活动室,墨香与光影交织出独特的安全文化氛围。摄影作品中,乌金光泽与矿工汗水折射出劳动之美;工笔画细腻勾勒出井下设备的精密构造;剪纸艺术则以细密纹路传递着家属对平安的守望.......。这些出自一线职工及其家属之手的作品,既是艺术创作,更是安全意识的具象表达。

“我们鼓励职工用艺术形式抒发对安全的理解。”后所煤矿工会负责人介绍,活动室定期举办书画展、安全主题征文,让职工在创作中深化对安全的认知。今年54岁的胡奎虽已转岗,仍坚持用书法传递安全理念,正如他写下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八个大字,每一笔都在提醒着我们,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种将安全文化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的做法,使抽象的安全理念变得可触可感,也已深深融入每个职工的血脉。

科技护航,让职工力量点亮智慧矿山

“目前在地面安装58个高清摄像头、井下安装79台防爆摄像头,形成了“天眼”和“地眼”,让矿山有了一双“智慧眼”,全天候监控安全生产。”兴云煤矿矿长高坤这样介绍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井下甲烷、一氧化碳、人员定位、运输设备等进行监控、辨识,出现异常系统自动“捕捉”,第一时间报警。大力实施自动化、智能化远程集中控制工程建设,已累计优化井下岗位人员19人。

今年25岁的周江能作为一名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他和6名“00后”同事在采掘连队担任技术员,他们积极运用机电一体化、矿山测量等专业知识,为井下设备装上“智慧大脑”。

在后所煤矿,40岁及上下的84名大专以上学历职工中,81人奋战在一线关键岗位。后所煤矿通过“师带徒”机制、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等举措,打造了一支“精一门、懂两门、会三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在他们的努力下,井下防尘喷淋系统、防爆通信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全面覆盖,职工出井时脸上已难见煤灰,安全与健康得到双重保障。公司致力于用科技改变传统矿山生产模式的格局已逐步形成,正向着“智慧矿山、智慧能源、低碳发展”的建设目标大步迈进。

从乘坐“猴车”深入300米井下,到见证现代化采煤机高效作业;从全家福照片墙的脉脉温情,到职工的技术革新,后所煤矿正以亲情呼唤责任、以艺术浸润心灵、以科技筑牢屏障,一座“生产安全、生态优美、生活幸福”的现代化矿山,正在云煤集团书写着高质量转型发展全新的安全篇章。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云南后所煤矿有限公司 滇ICP备16001748号滇ICP备16001748号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刘家湾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