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党建释疑20201016

来源: 时间:2020年10月16日浏览: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就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答记者问

新华社

1. 问:制定《意见》的背景和必要性是什么?

答: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国家财产看门人、经济安全守护者等重要作用。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开展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方式。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的意见,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的一项重要措施。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改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措施,建立健全整改工作报告机制,加大整改工作监督力度,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和做法,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要看到,现有关于人大常委会开展整改情况监督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运用等规定还不够具体明确,实践中各地开展监督工作还不够均衡,监督深度和力度还需要加大,监督质量和效果还需要提高,审计结果运用和追责问责机制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推动从源头上整改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还需要着力加强。

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改革措施,全面贯彻实施监督法、预算法、审计法规定,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各级人大常委会结合实际创造性做好监督工作,更好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有利于推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长效机制;有利于保障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2. 问:制定《意见》的主要考虑有哪些?

答:制定《意见》主要考虑有六个方面:

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和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在党中央及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在推动问题整改到位的同时,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是坚持依法监督。按照监督法、预算法、审计法规定,综合运用法定监督方式,拓展监督深度,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通过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情况报告等,强化跟踪监督,切实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工作。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和人大代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聚焦审计查出普遍存在或反复出现的问题,开展跟踪监督。

四是面向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既涉及中央部门单位,也涉及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各级人大常委会都要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五是形成监督合力。注意与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各项改革措施的紧密结合,积极推动各级人大协同监督。按照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要求,既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单位的监督,也做好与审计、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支持审计监督和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

六是增强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监督法、预算法、审计法规定和党中央有关改革措施,作进一步深化细化和补充完善,与党中央有关审计制度改革措施相衔接,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3. 问:《意见》中加强监督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意见》提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跟踪监督,通过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情况报告等,进一步加强人大常委会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更好发挥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作用,推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推动建立健全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保障在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将党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意见》明确提出五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一是深化拓展监督内容。制定跟踪监督工作方案,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突出问题、运用监督方式方法、使用监督结果等。围绕审计查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反复出现的问题,结合问题性质、资金规模和以往整改情况等,确定跟踪监督的突出问题。督促政府完善整改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内容。

二是用好监督方式方法。听取政府负责人作整改情况报告,也可委托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作报告。根据需要,人大常委会可听取存在审计查出突出问题责任部门单位的报告。综合运用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法定监督方式。通过座谈调研、实地察看、调阅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跟踪监督质量。探索开展满意度测评。根据需要依法对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情况报告作出决议。

三是强化监督结果运用。督促政府及有关部门单位落实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工作报告、整改情况报告的决议或审议意见。与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财政等部门建立整改工作联动机制,推动处理违纪违法问题。推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推动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与政策完善和预算安排挂钩机制。

四是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紧密结合。加强整改情况监督,与审查决算草案和监督预算执行紧密结合,与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紧密结合,与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紧密结合,与推进预算联网监督紧密结合。

五是政府及其部门应当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政府应当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审计机关应当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审计查出问题责任部门单位应当制定可行有效整改方案,积极整改。强化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 问:《意见》对政府及其部门单位依法接受人大监督,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为确保《意见》落实到位,《意见》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各级政府应当及时研究部署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将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纳入督查范围。各级审计机关应当健全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清单、整改责任清单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清单制度,实行台账管理,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推动整改结果公开。审计查出问题的责任部门单位应当深入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案,认真扎实开展整改工作,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做到应改尽改、按时整改。根据要求,审计机关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供审计查出突出问题及其整改情况的详细材料。

审计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单位应当加大审计结果及其整改情况信息的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审计机关和政府相关部门单位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报告,应当全文向社会公开。

5. 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20年监督工作中,对落实《意见》有哪些具体安排?

答: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监督工作计划,今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为帮助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好听取和审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在6月份常委会会议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后,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等方面审计查出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跟踪监督,并提出跟踪监督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加强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联系,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更好落实《意见》。同时,根据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情况,鼓励实践探索,推动各级人大协同监督,形成监督合力,增强人大监督工作整体实效。(完)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年4月9日公布。来源:新华社 2020-04-26 以下是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6. 问:中央专门出台文件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有何深意?

答:党的十九大明确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商品市场发育较为充分,商品和服务价格97%以上由市场定价。要素市场建设和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但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滞后等,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素配置扭曲具有很强传导性和扩散性,由此造成一系列经济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全局深层次矛盾的重要突破口。从破除无效供给看,有助于推动“僵尸企业”出清,释放错配资源;从培育新动能看,有助于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让要素活力竞相迸发的重要保障。要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配置要素资源。在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的基础上,抓紧解决要素产权不清晰、市场化交易机制不健全、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盘活“沉睡”的要素资源,靠改革来激发要素蛰伏的潜能,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能。

因此,文件的出台,将会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产生长远的基础性影响,在当前形势下,对于对冲疫情影响、有效激发各类要素潜能和活力,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 问:意见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要素市场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不同生产要素属性不同,改革进展差异很大。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加快发展要素市场;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要素属性、市场化程度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类施策、循序渐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生产要素与商品属性不同,例如劳动力要素附着在劳动者个体身上,土地要素天然带有一定公共性,因此要素市场建设不能完全等同于商品市场建设。在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坚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能一放了之,要从实际出发,做到放管结合,逐步扩大市场决定要素配置范围,健全制度规则,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意见从各要素共性出发,为从整体上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明确了基本原则,即市场决定,有序流动;健全制度,创新监管;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8. 问:为何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

答:生产要素的形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迁。土地、劳动力是农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之后资本成为工业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还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生产要素。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数据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对生产力发展有广泛影响。

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提升,关系经济增长长期动力,关系国家发展未来。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前瞻性布局。我们也要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感知、预测、防范风险的能力。

根据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意见明确要素的范畴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9. 问:针对不同要素领域,意见有哪些突破?

答:意见分类提出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

土地要素方面,着力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灵活产业用地方式,灵活土地计划指标管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劳动力要素方面,着力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畅通落户渠道,畅通职称评审渠道。

资本要素方面,着力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制度,完善股市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债券市场统一标准建设。

技术要素方面,着力激发技术供给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活产权激励,激活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活力。

数据要素方面,着力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全面提升数据要素价值。

此外,意见提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和健全市场运行机制,明确政府对要素价格、市场运行的调节和监管内容。

10. 问:如何推动意见落到实处?

答: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抓住工作要点。梳理提炼近期可操作、能落地的改革事项,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尽快落地见效。

     三是深化基础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破行政性垄断,大幅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要素的范围。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改革,确保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竞争等市场手段平等获取要素。

      四是注重试点先行。在维护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下,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示范,激励地方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探索,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制度创新经验。

      五是持续跟踪指导。加强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中共后所煤矿委员会组织部

                                          2020.10.16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云南后所煤矿有限公司 滇ICP备16001748号滇ICP备16001748号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刘家湾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