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

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六种舆情应对能力

来源: 时间:2019年07月11日浏览:

摘要: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要保持政府的公信力与话语权,同时提升应对新媒体舆论的能力与水平。一般来说,领导干部面对舆情,应该具备了解舆情发生发展的知识能力、解析舆情特点的专业能力、主动研判舆情的学术能力、梳理和引导舆情走向的技术能力、面对负面舆情的担当能力、推动舆情道德文化建设的责任能力。

新媒体时代,随着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和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思想文化信息和日常事件信息在网络上的集散和放大,网络早已成为人们表达诉求、揭露问题、评议时事、发表见解的便利平台。任何组织和任何人,都有可能瞬间被推到舆情的前列。对领导干部来说,在网络舆论影响情况下,怎样保持政府的公信力与话语权,同时提升充分应对新媒体舆论的能力与水平,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新课题。这一过程中,领导干部应该适应新的舆论环境,具备几种基本的舆情应对能力。

一、具备了解舆情发生发展的知识能力

舆情是以事件为核心,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其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极易发生。舆情一旦发生便会迅速发展,这是它的生命特质所决定的。新媒体时代的领导干部,面对舆情的横空出现首先要进行客观观察,了解它发生和成长的环境、诱因界定、生命特性等本体内容,有了这些知识储备,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二、具备解析舆情特点的专业能力

舆情信息主要来自朋友圈、公众号、微博、微信群、新闻评论、社区论坛等,因此它具有自由性、多元性、交互性、偏差性、突发性等特点。

其一,舆情的自由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情具有无限循环传播的潜能。这一特点使它更自由、任性,可以轻易避开相关的约束,令监管部门来不及防备。

其二,舆情的多元性。网民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谈论的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谈论内容可以是积极健康正能量的,也可以是消极病态负能量的。多元化为网民提供了发泄情绪的空间,可以实名,可以匿名,可以严肃,可以轻松。

其三,舆情的交互性。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在互联网上,赞成方和反对方会交互出现,或探讨或争论或碰撞,出现意见交锋是常态。

其四,舆情的偏差性。由于网民的素质不一、目的各不相同,有些网络言论比较情绪化,失之偏颇。某些情绪化言论很可能在众人的响应下,发展成为有害的舆论,使舆情出现偏差。

其五,舆情的突发性。突发是舆情的显著特性。舆情的发生不需要事先设计,一个热点事件和情绪化的意见,就可将一片舆论点燃,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汇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这种突发态势,对舆情的发展提供了爆发力。面对舆情的这些特点,领导干部要具备原生态的解析能力,全面把握舆情的相关特征。只有这样,才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为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提供可能。

三、具备主动研判舆情的学术能力

新时代对领导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主动研判舆情的学术能力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可事实往往是,有些领导干部对舆情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危机意识淡薄,在学术层面上缺乏对舆情的敬畏意识,从而在信息获取和危机公关上,往往丧失了掌握信息、引导舆论的主动权。因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主动出击,要像做学问一样主动汇集和分析网络舆情的方方面面,进行科学研判。只有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各类舆情信息进行梳理、比较、分析,才能通过表象认清本质,才能把握舆情走向,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笔者认为,如时间和环境许可,领导干部每天都要在第一时间做好“舆情功课”,及时了解近期的社会热点,让定期研究舆情趋势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其实,舆情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利于工作和生活。领导干部要重视对舆情的研究,运用好网络这一便捷的平台和载体,与网民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从而更好地掌握舆情动态。

四、具备梳理和引导舆情走向的技术能力

首先,要建立完善舆情工作制度。发现舆情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对,在有效的时间点制定可行的措施对舆情加以梳理和引导。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舆情,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必要时,通过及时上报,请求上级干预;同时,也可发挥权威媒体的影响作用,去伪存真,对舆情进行科学适度的引导,以疏为主,因势利导。对网民关心的不明确问题,要迅速开放传播通道,适时发布相关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事态和处置情况。在这一技术操作过程中,要牢牢把握舆情引导主动权,有效控制信息导向,最好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事件信息的对外发布,事先评估信息发布可能引发的各种反应,并做好预案。

总之,要最大限度消除谣言,降低负面影响。

其次,要抓住引导过程中的“第一时间”。这是对时间上的要求。与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或本人相关的事件,务必在“第一时间”按公开透明的原则,平等、真诚、坦率地发布事情真相,不可遮遮掩掩,致使事态更加被动。

再次,要注重与“关键人物”的沟通交流。所谓“关键人物”,通常是网上的“意见领袖”,其观点对网上舆情的局势有较大的影响力。与“关键人物”的沟通方式和渠道很多,如跟帖、朋友圈留言、在线访谈等,目的是借助其影响力来有效引导其他网民,引导舆论。当然,也可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情况说明会等形式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必要时,也需要对“关键人物”进行特别约见,沟通相关情况。面对新时代的网络,我们要将网络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引导舆论为我所用。

五、具备面对负面舆情的担当能力

负面舆情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防止卷入负面网络舆情事件的旋涡,是一种主观愿望;科学有效地处理好负面舆情,是面对问题的正确态度,是新时代的客观要求。面对负面舆情,领导干部要冷静,要有科学处置负面舆情的智慧。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中,要利用好“第一时间”。主动加强与媒体的沟通,通过一切渠道与网民交流互动,说明真相、促进共识,谋求问题的有效解决。任何不理智的简单粗暴的删帖行为,都会起到反作用,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剧负面舆情的传播和扩散,从而使领导干部丧失应对和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因此,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冷静科学、有序有度、积极主动地对待负面舆情,就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领导艺术和修养。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须具备这种迎接挑战的担当能力。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在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事的基础上,树立自身的良好公信力;在主动担当的精神下,坚持有序引导的原则,客观理性地回应社会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失实虚假传闻,这样舆情就会朝着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进而化负为正,达到平息舆情的目的。

六、具备推动舆情道德文化建设的责任能力

“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最前沿。”[1]

因此,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平台,需要道德的力量来规范和引导。对热衷于揭人隐私、传播谣言、偏激和非理性等网络行为,应该进行矫正与引导。领导干部要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宣传,培养网民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责任感,用文化的力量构筑起一道稳固的道德防线。领导干部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到舆论引导之中,要利用好“三微一端”和自媒体平台,倡导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让舆情朝正能量方向发展。“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改进创新网上宣传,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2]

这是党中央对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因此,领导干部要积极开通博客、微信等,阐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针对性地引导网上舆论,推动形成舆情道德文化和道德风尚,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舆情道德文化建设。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云南后所煤矿有限公司 滇ICP备16001748号滇ICP备16001748号

地址: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胜境街道刘家湾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